《浮生》曹红军摄影作品展

2020-10-15

3.jpg



展览名称

《浮生》曹红军摄影作品展


学术主持

潘科


策展人

潘科


主办

西安乐像艺术空间


协办

陕西臻创意设计有限公司


展览时间

2020.10.17-2020.11.3


展览地点

西安市碑林区建东街1号西安第一印刷厂锯齿楼二楼乐像艺术空间


开幕时间

2020.10.17   15:30



13副本.jpg

曹红军一家,1991年拍摄于红旗照相馆

2008全家福.JPG

曹红军一家,2008年拍摄于新居


曹红军简历

1961年出生,从事业余摄影30多年,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、 陕西省摄影家协会理事、 陕西省摄影家协会艺术摄影专业委员会委员。


获奖

2004年《壶口秋韵》在中国摄协主办的天鼎杯全国摄影大赛优秀奖。

2006年《壶口》在《摄影之友》60城市巡回展西安赛区一等奖。

2007年《欢庆》获得“太行怀”摄影大赛一等奖。

2018年8月《匆匆》在2018“丝路驼铃”首届中国·奈曼国际摄影文化节中获优秀摄影师奖。

2019年《唐陵》在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中获得评委会推荐作品。


展览

2007年《欢庆》在第七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展出。(群展)

2008年《双胞胎儿子》在丽水摄影博物馆展出。(群展)

2017年7月《向度十三分之一》在西安展出,9月在平遥国际摄影节展出,11月入选第三届中国凤凰民俗摄影双年展。(群展)

2017年11月《归尘》在丽水国际摄影节展出。(个展)

2018年7月《匆匆》西安。(个展)

2018年10 月《澄城老尧头》在宁波国际摄影周展出。(个展)

2019年11月 《西仓周集》在丽水国际摄影节展出。(个展)





1.jpg


2.jpg


4.jpg


3.jpg





1.jpg


2.jpg


3.jpg


4.jpg





1.jpg


2.jpg


在影像泛滥的今天,有志于系统表达自己思想的摄影师需努力成为“影像作家”,在“影像作家”眼中,图片如同一个小段落甚至就是一个句子。只是,影像的句子或段落不等同文本的虚形,实实在在的影像语言是刻着时间划痕的“曾经存在”,可以不断地启动观者的重新认知,这是照片被阐释的过程之一。

——潘科


1.jpg


2.jpg





100x100(直边卡纸) (1).jpg


照片有多意阐释的空间,

也许这是摄影有趣的所在。

——潘科


1.jpg


2.jpg


彩色摄影是最具当代性的语言体系之一。尽管我们周边色彩杂乱难以控制,不过色彩混乱也正是当下二三线城市尤其是县城的“时代特色”。

——潘科


1.jpg


2.jpg





1.jpg


2-.jpg


3.jpg


4-.jpg


100x100(直边卡纸) (3).jpg


摄影凝固现实中的表象,留待人们反复玩味其中的视觉元素,它不仅保存了被摄对象作为证据的存在,同时也留下摄影者观察的轨迹和情感倾向以及态度、经验。影像似乎在掌控之中产生,但是成为“照片”之后,它便完全不再受制于拍摄者与被摄者,成为可以不断被重新阐释的“存在”。

——潘 科



WechatIMG29.jpeg


WechatIMG32.jpeg


WechatIMG30.jpeg


WechatIMG31.jpeg



单体影像在我们的凝视中被不断自我阐释,成组或系列的影像除了每一位读者在凝视中自我阐释之外,图片与图片之间也在构成阐释的内在逻辑和呈现节奏,并且阅读影像的环境与时间条件也参与在阐释的过程中。摄影这种独特能力是以科学技术和人的思想感情为基础的,它不会随着影像民主化消失,反而会更加丰富、坚实。

——潘 科



1.jpg


2.jpg



7.png


阅读3696
分享
写评论...